太陽能水生態修復系統如何凈化湖泊和河道水污染
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,水資源污染的問題成為環保事業的一大難點。太陽能水生態修復系統是近年來出現的一款水資源治理系統,可以凈化湖泊和河道的黑臭水體。
我們先來了解水體污染的三大類型:
景觀水通常都是露天地表水,且大多是人造水體,非自然環境下產生的,自凈能力極端低下,非常容易受到污染。因此對于景觀水而言,水體常會出現三類不同性質的污染:
1.有機污染物過多而導致的有機污染。表現為湖水污染、缺氧、發黑有臭味。
2.由于氮磷營養元素過多而導致的富營養化污染,表現為湖水發綠、大量滋生藍綠藻,出現水華。
3.顆粒狀塵埃和樹葉等固體衣物過多而導致的雜質污染。表現為水中雜質過多、透明度低、影響觀賞。
太陽能水生態修復系統是人工生態浮床技術、微生物技術和動植物調控技術的結合,通過三者的有機組合構建立體的水體生態修復模塊,以恢復水體生態平衡。可廣泛應用于各類住宅小區的人工水景、公園湖泊、城市小型河道等,在凈化水質的同時也顯著增強景觀性。
一、曝氣增氧,流水不腐化淤積
湖泊、水庫、池塘出現黑臭、發黃發腥現象的話,大多都是由于水體相對靜止封閉,流動不足造成的。所謂流水不腐就是因為水在流動的話,水中溶解氧會增大,而流動較少的水體,水中氧氣不足會產生大量厭氧細菌,產生黑臭的淤泥。我們為水體加入曝氣系統,使得水中溶解氧含量提升,從本質改善水質環境。
二、生態浮床技術
富營養化,通俗理解就是營養物質(含磷、氨氮、有機物等)過多造成的水體藍藻爆發現象,在高溫天氣或雨后,水面會漂著一片片綠油油的藍藻,藍藻過多水體缺氧造成魚類死亡、水體黑臭。人工生態浮床技術就是在水面種具有凈水功效的植物,利用植物的根系在生長中大量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質,降低水中過剩的氮磷。同時,水上種植的花卉通常更加明媚艷麗,既凈化水體,又利用水生植物來增加景觀水體的美觀性。
三、菌劑強化,生態消化污染物
生態浮床的功效除了利用凈水植物根系吸收污染物質,更重要的是在根系形成適合微生物富集、繁衍的微環境。凈水植物在水中生長出龐大的根須,吸引大量的微生物富集,形成自然的生物膜,大大減低水流沖刷帶來的微生物流失。微生物技術是在水中投撒微生物菌劑,大量分解消化水中的有機污染物,尤其是栽植的水生植物根部,利用微生物與植物的協同作用,強化凈水效果。
四、生態調控,動植物安定繁衍
動植物調控技術即在水質獲得一定改善后通過投加魚類和貝類等,構建更加完整的水生態系統,來加強并穩固水質。
太陽能水生態修復系統的工程對象主要包括:
市政河道治理:消除黑臭,去劣五類。生態修復,堤岸護坡。還原水體自凈能力。
園林小區凈水:去除富營養化、藍藻。增加觀賞性,透明度。景觀水凈化維護。
人工濕地工程:專業設計、植物配搭。生活污水處理。生態農存建設。